2025-07-23
今夏热浪席卷,用电需求激增。国家能源局发布消息,2025年7月16日,全国最大电力负荷首次突破15亿千瓦,最大达到15.06亿千瓦。这不仅是本月第三次刷新历史纪录,更较去年峰值高出0.55亿千瓦。本周全国电力负荷持续维持高位,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。
当供需协同成为电力保供的主流趋势,需求侧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柔性调控,正重塑电力系统的运行范式。江行智能以技术创新为锚点,在这场能源变革中构建起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协同的解决方案。
电力负荷的 “尖峰时刻”,考验的是系统对资源的精准调度能力。江行智能负荷管理已在四川、浙江、湖南、宁夏、新疆、深圳等数十个省市落地实践。
以四川为例,2024 年,江行智能中标 “四川智慧能源单元推广应用项目—柔性负荷资源优化管理设备调试服务”项目,为区域负荷管理提供了一套可参考的解决方案。
从近300个站点的现场负荷排查、方案定制,到施工改造、设备调试与主站联调,江行智能实现了负荷资源的精细化梳理与柔性改造,并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强劲效能。
在24年迎峰度夏期间,四川电网负荷连续创高,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启动需求响应等负荷管理措施,累计支撑用电用户参与负荷调节300余万户次,最大日响应负荷700万千瓦,有效支撑国网四川电力迎峰度夏保供工作。
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度参与者与技术前行者,江行智能也将负荷管理技术积淀延伸至更广阔的应用场景,仅2025 上半年,在京津唐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等落地多个虚拟电厂项目,以市场化路径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实时平衡与安全保供能力的提升。
江行智能虚拟电厂聚合运营平台,以“设备资源层、通讯网络层、系统平台层和市场运营层”四层架构为技术骨架,自下而上实现用户侧可调节资源的汇聚、传输、管理与市场交易,深度参与需求响应、辅助服务及电能量市场。
这种将分散负荷资源转化为可调度聚合资源的模式,与前期的负荷精细化管理形成有机衔接,更将“勘察、评估、施工、调试” 的全流程能力延伸至市场化运营领域,打造出可参与“需求响应-辅助服务-现货中长期”全市场类型的虚拟电厂。
在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实践中,江行智能逐步形成了覆盖负荷侧资源管理、虚拟电厂、双碳管理等解决方案,持续沉淀为可复用的行业经验,在迎峰度夏等电力运行关键节点,为系统平稳运行提供有效支撑。
深耕能源电力行业多年,江行智能在“发、输、变、配、用”等环节已形成系统性技术布局。无论是面对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带来的运维挑战,还是提升变电站、输电线路、配电设施等关键设施巡检效率,亦或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,江行智能深度嵌入电力系统各核心环节,通过技术协同实现各要素的智能联动,为电网安全运行与效率提升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。
今年迎峰度夏期间,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,截至7月16日中午,全国共有天津、冀北、河北南网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湖北、河南、江西、辽宁、蒙东、陕西、四川、广东16个省级电网负荷36次突破历史新高。
每一次电力负荷纪录的刷新,都是对能源供应韧性的考验,更是科技赋能价值的彰显。江行智能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,与全国能源工作者并肩作战,致力于用更可靠、更智能的技术手段,筑牢迎峰度夏的能源保供防线,守护炎夏中的每一缕清凉与万家灯火通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