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9-23
9月20日-21日,清华电机“上海行”系列活动成功举办。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2025“聚焦AI 赋能电力”第二期校友论坛于20日顺利召开。
江行智能CEO庞海天博士受邀发表《人工智能赋能电力巡检与调控》主题演讲,分享了公司在电力能源智能化领域的前沿成果与实践经验。
庞海天博士指出,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持续推进,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和设备复杂度提升,传统人工巡检方式已难以满足高频率、高精度的运维需求。在此背景下,江行智能推出变电巡检一体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。
系统具备四大核心功能: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替代复杂界面操作,大幅降低使用门槛;突破全地形复杂场景进入限制,适应各种作业环境;采用模块化硬件设计,赋能多场景智能作业;实现系统深度融合与联合作业,提升整体运维效率。
在技术架构上,系统基于复合大模型智能系统,融合多模态Agent、自然语言模型等,实现对自然语言指令的深度理解,全面感知多模态数据,满足复杂业务需求。创新性提出“大小脑协同”智能控制架构:“小脑”负责底层姿态控制,“大脑”实现全局任务规划与感知,这种解耦设计实现了任务级与运动级的分层协同,兼顾稳定性与智能性,适应复杂环境下的⾃主导航与精细控制需求。
同时,公司构建了自主可控、轻量高效的智能计算基座,完成国产化训练框架适配及量化与精度压缩优化,实现模型轻量化部署,降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,保障系统安全可控。
目前,该系统已在多个变电站、发电站投入运行,成功推动了电力系统运维模式从传统人工巡检向“自主感知、智能分析、精准决策、高效执行”的全流程智能化转型,显著提升巡检效率与运维质量。
演讲中,庞海天博士还分享了江行智能基于流匹配和Transformer技术的时序预测模型,有效克服传统统计模型泛化能力不足、深度学习模型在数据稀缺时性能下降的局限性。
依托这一核心预测能力,成功打造多个基于智能决策的AI模型:
光储投资测算模型通过对用户用电量、历史用电负荷、行业特性等多维数据分析,精准测算光伏与储能的最佳配比与投资收益;
光储协同控制模型基于中长期负荷预测、光伏发电预测等,实时动态调整储能充放电策略,多⽬标优化控制收益;
电力交易辅助决策模型通过对区域电⼒市场的数据汇总、分类、处理,生成最优交易申报策略并进行风险管控。
在浙江某上市企业工厂的应用中,通过光储协同应用功能,在企业负荷及发电功率波动时,调整储能放电策略,当月降低需量电费1.3万元;在江苏地区迎峰度冬需求响应中,实现了对近9000个分布式资源的协同控制,响应精度高达90%,并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。这些成果不仅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实用性,更彰显了智能预测技术从算法能力到商业价值的有效转化。
作为清华校友企业,江行智能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与产学研协同。通过此次活动,公司与高校、同行及校友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。
面向未来,江行智能将继续深耕能源电力领域,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巡检与虚拟电厂中的深度应用,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更多创新成果。